南京云锦成立于1957年,是国内唯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近年来,南京云锦专注于云锦技艺研究,通过不断深挖云锦文化内核、创新传统技艺、传播云锦文化,织就云锦灿烂新生。
一、坚守云锦文化,传承传统技艺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状态,被誉为“锦中之冠”,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2009年,“南京云锦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民族的骄傲,世界的文化瑰宝。南京云锦作为国家指定可移动文物修复机构,先后受北京十三陵特区办事处、故宫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等国内外知名博物馆委托,成功了复制100多项丝织文物。这些丝织文物的复制成功,不仅恢复了失传多年的云锦传统工艺技术,展现了南京云锦高超的技能,而且通过展示古代丝织文物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近年来,共为国内文博单位复制古代丝绸文物150件,开展了对22种云锦面料肌理组织的收集、整理、恢复、研究,其中17种肌理组织已完成恢复整理并归档。2021年,对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宋代服饰面料、生产器具进行研究,从提炼技术原理,到研究相关文献,经过技术团队一年多的攻关,恢复出失传已久的古代织机和三经绞暗花绳状罗面料,宋代丝织技艺的精髓得以传承,千年丝织文物得以重生。
二、重视人才培养,建设传承队伍
云锦技艺传承涵盖了120多道传统工序,其中重要工序及技艺配备了多名传承人,他们是云锦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载体。关注和保护这些传承人对云锦织造技艺的存续至关重要,为此专门制订了《云锦织造师评级管理办法》、《传承人评审管理办法》《云锦传承人培训计划》,系统地培养传承人,现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省、市非遗传承人5名,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5名,科研人员30名,打造了一支具有研发和传承保护能力的骨干队伍。
三、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技艺创新
南京云锦是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单位,每年在传统技艺研发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原有的云锦纱存在质硬、通透小、暗纹显花不足的情况,通过原料、工艺和设备的改进、创新,创造了新型云锦妆花纱面料。此项技术获得了相关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5项,通过新技术运用,开发出云锦妆花纱围巾和服饰品等产品,一经上市获得好评。
南京云锦采用几十款不同肌理的云锦面料,通过近百次的试验,针对不同面料缩率不同、彩纬色绒低捻度易起毛、面料本身极易产生污渍等问题逐一研究、攻破。通过对妆花缎面料不同区域花型定向涂层,对面料上不同的纱线配比专业试剂,攻克了云锦面料不耐磨、不防污的缺陷,使得云锦面料软摩擦次数从原来的500次提高至1500次,大大提高了云锦面料的使用次数;同时增加了三防涂层工艺,使云锦面料具有防尘、防油、防水的特性,为云锦面料使用到更广的产品中提供了支撑保障。
四、适应消费需求,注重文创赋能
在作品内容及表达方面,南京云锦与范曾、华拓、陈修范、喻继高等10余位国内外顶级艺术家联名,将现代艺术、古典文学、经典书画等文化内容通过云锦的技艺进行重新诠释,制成传统卷轴、摆件、围巾、框画等高质量文创产品,织画成锦系列作品达40件。作为南京城市名片之一,南京云锦致力于开发符合新时代潮流及审美的云锦特色伴手礼,陆续开发文创产品云锦蝴蝶胸针等共10款,并于2020年、2021年连续获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奖、江苏特色伴手礼奖项,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售出超百件。
下一步,南京云锦作为传统文化践行者,将积极挖掘云锦文化内核,不断推动云锦技艺创新、产品创新,讲好云锦故事,传播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