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爱卿副部长在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3月30日)
很高兴参加此次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我谨代表商务部,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就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标准化是信息化全球化条件下商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商务领域的应用,电子商务、供应链集成服务等新兴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互联网思维逐渐渗透到商务活动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共享经济、协同消费、零边际成本等已初现苗头,商务活动的组织方式、交易模式、盈利理念等都发生着巨大变化,打破了商务活动的区域界限、国别界限,全球大贸易、大流通、大市场的趋势日趋明显。标准化,是商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的基础。
信息化使一对一、面对面的传统交易方式,向多对多、虚拟化的交易方式转变,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都虚拟化了,通过网络来完成交易。如果商品、服务和流程没有严格、统一、透明的标准,供需双方在不见面的情况下,交易活动就很难顺利进行。而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连成一体。如果说过去相对封闭的经济活动,每个国家按照各自标准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没有大的障碍,那么在全球化大贸易格局中,仍然一人一套标准,就会使商品和服务的全球范围流动受到诸多制约。“独行快,但众行远”,只有加快标准化,在统一的标准指引之下,才能使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层次更高、空间更广。
由于标准化建设没有跟上,使得我国一些本具优势的传统产业“走出去”受到影响。比如,2013年中国烹饪协会在联合国总部举办了“中国美食走进联合国”活动,组织了一批中国餐饮企业和厨师,为联合国官员和各国外交官提供中餐。活动非常成功,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参与人员级别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活动。但各国外交官普遍认为,原来他们国家的中餐不是真正的中餐。这就是中餐没有标准化的问题。我们看麦当劳、肯德基就没有这些问题,到哪里都是一个味道,就更有利于全球化。再比如中医。现在中医诊断、用药都没有标准化,完全靠大夫主观判断。外国人就觉得中医不科学,因此走出去很难。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中心在这方面做了探索,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把悬脉、浮脉、沉脉等脉象的诊断都数据化、标准化了,用仪器把人的脉搏一测,就知道这个人是健康还是亚健康,还是哪里有什么毛病,这就为中医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
二、完善一个体系,突出两个重点,推进商务标准化工作
商务部党组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一直作为重要任务和重要手段来抓,取得了一些成效。
完善一个体系。近年来,商务部结合工作实际,立足优结构、提质量、增实效,不断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环节标准制定,以通用类标准为基础、分行业为延伸,初步建立了以设施类、服务类和管理类标准为主体,覆盖商贸流通27个主要行业的标准体系。相应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专门制定发布了《商务领域标准化管理办法》和《流通行业标准制修订流程管理规范》,明确各有关方面在标准化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就标准制修订各环节作出详细规定,为依法依规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已有标准1261项,其中行业标准992项,国家标准269项。
突出两个重点。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商务标准化的要求,我部突出了现代流通方式标准化和中国标准“走出去”两个工作重点。
推动现代流通方式标准化。我们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工作意见,对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托盘共用等方面27项急需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计划”,在全国选择了40家企业开展标准化托盘共用体系建设和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与财政部、国家标准委联合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试点城市推广物流标准,提高物流配送环节标准化水平。通过这些试点,参与企业平均物流作业效率提高两倍以上,同样时间内货运量提高近80%,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效益。在电子商务领域,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我们努力运用各种政策措施,推动我国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设施标准等“走出去”。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上,明确将应用中国标准的对外承包项目列入重点支持对象。在优惠性质贷款支持上,会同进出口银行把能够带动标准“走出去”的项目作为支持重点。在对外合作中,推动我国企业结合承建海外项目带动标准“走出去”。比如,中国铁建、中国路桥等企业通过承建尼日利亚、肯尼亚铁路项目成功输出我国铁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成功中标巴西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使特高压标准“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在援外工作中,将智力输出与标准推介相结合,分期举办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化业务研修班,邀请相关国家政府官员、企业高管、专业技术人员来华学习标准知识,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措施促进了中国标准走出去,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三、突出重点,进一步做好商务领域标准化工作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标准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次会议将对2015年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进行部署。下一步,商务部将按照国家标准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及相关发展战略,结合自身实际,继续深入做好商务领域标准化工作。
一是大力深化商务领域标准化改革。我们将按照《改革方案》要求和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商务领域标准化改革,抓紧修订《商务领域标准化管理办法》,简化商务标准制修订程序,提高立项和审批发布效率。在标准清理方面,根据国标委统一安排,开展滞后老化标准的全面清理,解决标准交叉、不适用等问题。在标准制订方面,通过多重手段强化行业标准的公益性,政府主要组织制定重要的通用、基础性标准;对于涉及企业具体经营行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领域,要下放权限,鼓励和支持发展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在标准管理方面,加快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制修订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并加强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增强其广泛性和代表性,增加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是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今年,商务部将会同国家标准委编制《流通标准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标准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体系框架、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在《规划》中,我们将强化重点领域和环节标准的制修订,适应流通创新转型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一方面,对于现代物流、网络购物、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经济、供应链服务等新兴领域,要根据其发展趋势,加强标准制定,弥补标准空白,加强对于新兴行业发展的规范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亟待转型升级的百货店、批发市场等传统行业,要制定或更新一批信息技术应用、服务流程规范等方面的标准,引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三是多措并举深入推动标准应用。要强化政府推动作用。对于强制性标准,要加强监督检查和跟踪评价,确保标准得到严格落实。对于推荐性的行业标准,通过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计划”、“商品信息标准化”等专项工作,指导和促进重点推荐性标准的推广实施。要发挥市场引导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制定和使用标准,并将符合市场需要的企业标准上升转化为行业标准,通过龙头企业来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实施标准,使企业在标准化过程中,取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开展流通标准化示范、农产品冷链标准化试点等工作,树立先进典型,示范带动相关行业、企业应用实施现有标准。
四是围绕贯彻“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标准国际化进程。通过对外贸易、投资、合作、援助等工作,在推动我国产品、技术、设施等“走出去”的同时,带动相关国内标准走向世界;通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中餐等我国传统优势服务标准“走出去”;在双边经贸合作中,推动与主要经贸合作伙伴开展标准互认,积极推广中国标准;在多边经贸合作中,加强同世贸组织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的协调,做好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合规评议,减少因标准造成的贸易摩擦。
同志们,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以往的商务标准化工作中,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及相关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商务部党组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今后能继续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共同推动商务领域标准化工作提质量、上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